我爱中国节—-端午节
---梅堰中学传统节日及爱国主义教育
日期:2022-06-08 00:00:00  浏览量:765


01 端午节的由来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,是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


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,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,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,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,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



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,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。20065月,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自2008年起,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。20099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,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


02 端午节习俗

时至今日,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。过端午节,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,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。其内容主要有:"女儿回娘家,挂钟馗像,迎鬼船、躲午,帖午叶符,悬挂菖蒲、艾草,游百病,佩香囊,备牲醴,赛龙舟,放风筝,比武,击球,荡秋千,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,涂雄黄,饮用雄黄酒、菖蒲酒,吃五毒饼、咸蛋、粽子和时令鲜果等。"

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,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动,逐渐演变为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`蒿草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从春秋战国至今,端午节已在民间传承两千多年。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,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,但包粽子、划龙船是普遍习俗。


划龙舟



    龙船竞渡前,先要请龙、祭神。如广东龙舟,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,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,安上龙头、龙尾,再准备竞渡。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,认为可保佑船平安。闽、台则往妈祖庙祭拜。各种祭祀、纪念仪式,无非是点香烛,烧纸钱,供以鸡、米、肉、供果、粽子等。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,但在过去,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,多祈求农业丰收、风调雨顺、去邪祟、攘灾异、事事如意,也保佑划船平安。用人们的话说,“图个吉利”,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。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,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。


在划龙船时,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。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,有完整的唱腔,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,唱歌声雄浑壮美,扣人心弦,即“举揖而相和之”之遗风。又如广东韶关市南雄县的龙船歌,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,表现内容十分广泛。


挂艾草

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,气温上升,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,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,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,人们用它来驱病、防蚊、辟邪。

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、菖蒲(蒲剑)或石榴、胡蒜,都有其原因。通常将艾、榕、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,然后插或悬在门上。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,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,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“百阴之气”,叶片呈剑型,插在门口可以避邪。所以方士们称它为“水剑”,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“蒲剑”,可以斩千邪。清代顾铁卿在《清嘉录》中有一段记载“截蒲为剑,割蓬作鞭,副以桃梗蒜头,悬于床户,皆以却鬼”。

吃粽子



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并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


佩香囊、系五彩丝线


    端午节佩戴香囊,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,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。香囊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外包以丝布,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,不同形状 结成一串,形形色色,玲珑夺目,清香四溢。端午节当天,小孩要穿老虎鞋,手腕、脚脖上系五彩绒线。除了五彩绒线,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配件、小玩意,色彩鲜艳 琳琅满目。








喝雄黄酒


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人为了在端午气温上升,蚊蝇繁殖增多,疫病多发时辟邪解毒,驱除蛇蚁。



雄黄是一种药材,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,加热氧化后会成为剧毒的三氧化二砷(俗称砒霜)。雄黄能杀百毒,所以在端午节时,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,在小孩的耳朵、鼻子、脑门、手腕、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,据说,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、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蜘蛛等不上身。



实际上,雄黄的主要作用在于外用而非内服,与其喝雄黄酒,不如将其洒在墙角等处用以“告诉”各种小动物此路不通,绕道而行。


挂钟馗像


钟馗捉鬼,是端午节习俗。在江淮地区,家家都悬钟馗像,用以镇宅驱邪。唐明皇开元,自骊山讲武回宫,疟疾大发,梦见二鬼,一大一小,小鬼穿大红无裆裤,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,绕殿而跑。大鬼则穿蓝袍戴帽,捉住小鬼,挖掉其眼睛,一口吞下。明皇喝问,大鬼奏曰:臣下钟馗,即武举不第,愿为陛下除妖魔。明皇醒后,疟疾痊愈,于是令画工吴道子,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,通令天下于端午时,一律张贴,以驱邪魔。



03 端午节诗词











04 观看纪录片《屈原》



纪录片《屈原》由诗人、文化学者杨晓民担任策划并撰稿,是第一次对屈原的电视影像呈现,填补了中国纪录片的一项空白。《屈原》以战国时代为背景,以楚王和屈原之间的纠结恩怨为明线,以屈原的心路历程为暗线,赋予历史上的屈原以强烈的戏剧因素。全片从屈原思想、文化和人格的不同侧面入手,探讨了屈原对道德节操的完美追求、对文学世界的上下求索、对千秋家国的深情眷念、对宇宙真理的终极追问、对生命价值的殉道实践等主题。该片采访了20多位著名学者和诗人,构成了一部诗人、学者、爱国者、政治家进行超时空精神对话的跨界作品。


1集:橘颂


屈原对高洁人格的完美追求。屈原诞生于湖北秭归乐平里寅年寅月寅日的的神奇时辰。屈氏家族是楚王室最古老的宗族。在秭归,屈原接受了完整的贵族教育和儒家思想,以楚国特有的物产橘树为题,吟诗自喻。屈原希望自己像橘树一样:“深固难徙,苏世独立,秉德无私,参天地兮”。自少年时代起,屈原这一独立不迁的人格已在故乡《橘颂》的吟唱中养成,并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坚守如初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BSsfR4T9HqcmHJ2gmjstg


2集:九歌


屈原对美政理想不懈奋斗的历程。屈原行成人礼后,来到楚国郢都开始他的从政生涯。屈原的核心政治主张是“美政”,在外交上主张联合齐国对抗西方的强秦,在内政上主张改革腐朽的楚国贵族制度,举贤任能,严明法制。他辅佐楚怀王积极践行这一政治理想,但在楚国保守贵族和秦国联手夹击下,楚怀王罢免了屈原的左徒职位,屈原的改革大业遭受到严重的挫折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LuY01-x_QZNcgXK9pDmMAw


3集:离骚


屈原对诗歌王国上下求索的精神。在被楚怀王疏远的黯淡日子里,屈原发愤以抒情,创作了《九歌》等一系列华美而不朽的诗章。在忧愤中,屈原用诗歌的形式劝谏怀王,创作出震烁古今的长篇抒情诗《离骚》。《离骚》全篇2490字,373句,可谓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,第一次以个人独唱这一形式登上了中国诗歌的舞台。在诗篇中,他还表达了对楚国保守势力强烈的憎恨。这首诗当然触怒了保守的当权派。屈原开始被疏远,离开了楚国宫廷这一权力中心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nc3GzoAcwBnpD9o4GnPdQ


4集:哀郢


屈原对千秋家国的深情眷念。楚怀王不听屈原劝解,屡屡被张仪蒙骗,真相大白后,又盲目进攻秦国,为秦军重创。屈原因耿介直言,被楚怀王放逐汉北,开始了他长达十八年的流放生涯。在汉北,看到颠沛流离的百姓和残破的江山,他写下感人至深的《哀郢》,表达出对国家、人民和郢都的忧虑和思念。屈原的家国情怀,成为中国人民挚爱这位诗人的情感源泉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s2GOu6ZV0WhygxaRajgrw


5集:天问


屈原对宇宙真理终极追问的意识。神思忧愤的屈原,在汉北的楚先王宗庙画壁前,开始书写中国文化史上一段惊世骇俗的文字:天问。在《天问》中,屈原以诗人哲学家的胸怀与视野,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,他以恢宏的气势、深刻的追问、奇幻的哲思为中国诗歌埋藏了一条理性和质疑的河流。已近暮年的屈原,在现实中依旧没有改变率直和锋芒。对贵族旧势力刺耳的批评,57岁的屈原被楚顷襄王逐出郢都,流放江南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7IUdjOvCRvelixG7di5fA

6集:怀沙

屈原对生命价值的殉道实践。在烟波浩渺、落叶潇潇汨罗江畔,在屈原与渔夫展开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后,屈原抱石自沉。不过,这位政治的失意者并没有被历史长河湮没,他穿越了两千年多年的历史时空,向死而生,以伟大的诗歌和道德的感召力,征服了一个民族和世界。

视频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DyqJ4yxCxUeJ9_u86yjvA

 

一片艾叶 渗透情谊的芬芳

一条龙舟,搏出热情的高涨;

一个粽子 裹满生活的蜜糖

祝您及家人

生活愉快 端午安康!

地址: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梅堰社区梅园路68号 电话:0512-63685439 邮编:215225
苏ICP备2022047387号